兵團精神
軍墾人的家
來源:兵團日報
日期:2022-10-24
在熱血燃燒的年代,我的父輩們來自五湖四海,戍衛天山腳下,初心讓他們牽手拼搏;
在激情如火的歲月,我的父輩們來自四面八方,駐扎昆侖山邊,使命讓他們并肩戰斗。
天大、地大、心更大。
鷹把巢筑在高高的山崖,為星星擋風,為白云遮雨。
在這遼闊的草湖,荒蕪的堿灘,沒有所謂的房子。沒有房子不能稱為家!這難不倒他們,更嚇不倒他們。
揮舞鐵锨、坎土曼,向鹽堿灘底下掘進、深挖,覆蓋胡楊枝、柳枝、蘆葦、麥草、草泥……用這些簡單的物件,建造一排排地下房屋——地窩子。
它,就是軍墾人的家,就是兵團人的家。
無風一片白,風起白滿天。雪一樣的鹽堿,無邊無際,漫向空曠、遼遠。
在這荒涼的草湖,在這貧瘠的邊塞,他們以澎湃的熱血、磅礴的熱情,撐起天地之間的蒼涼。
夏天,裸露的脊背映照出太陽的光芒,晶瑩的汗水擦亮遠處天山銀色的脊梁。秋天,甜瓜的芳香在鹽堿灘上彌漫,昆侖山被豐收的笑聲濯洗得更加金黃。
傍晚,草湖地窩子升起的炊煙,溫暖了麻雀、野雞、野兔的家園。
放下鋼槍,他們用征戰南北的雙手和鋼鐵之軀,戰戈壁,斗大漠,把一片片荒漠建成了綠洲,把一處處堿灘變成了家園。
依托地窩子,他們把根深扎,扎進堿灘、扎進荒原,在大地母親溫暖的懷抱,像紅柳一樣堅韌,像胡楊一樣挺拔。
在地窩子,他們歌唱愛情,歌聲響徹天山南北……
回首歲月,燃燒的熱血依舊在血管沸騰,而地窩子已經成為兵團人輝煌的戰斗歷史,它將與“胡楊精神”“兵團精神”一起永遠載入史冊,激勵一代代兵團人永續奮斗! (包訓華)責任編輯:王萌 陳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