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拓展優質稻米產業發展空間
總產稻谷1萬噸!初冬,一師二團水稻收獲數據出爐,水稻種植再獲豐收。在阿拉爾市二團金稻豐米業有限公司,機器轟隆隆地運轉,新米似乳白的瀑布從機器口瀉出,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在阿拉爾市二團金稻豐米業有限公司門口,交售稻谷的車輛絡繹不絕,高大的倉庫內,金黃的稻谷堆成小山。“新米一出廠,就被商家訂購一空。”該公司負責人許圣勇說,今年水稻收購工作順利,已入庫稻谷6000余噸,日均加工大米50余噸,銷售工作有序進行。
二團三連職工代克兵將稻谷全部交售至阿拉爾市二團金稻豐米業有限公司,今年他種植的水稻單產達到700公斤。“氣候好,水質好,加上應用綠色標準化種植技術,稻米顆粒飽滿,煮熟后松軟清香,很受消費者歡迎。”代克兵說,稻米產業已成為該團職工增收的特色優勢產業。
出好米,還需要好的加工工藝。阿拉爾市二團金稻豐米業有限公司引進國內先進設備,提升了烘干、加工、包裝水平,實現稻米加工“量質齊升”,“金稻豐”品牌大米享譽疆內。
立足資源優勢,夯實糧食安全基礎,一師阿拉爾市今年水稻種植面積超過10萬畝。該師市建立水稻高產創建示范田,探索應用水稻抗逆豐產、綠色高效技術,水稻產業走上“優、特、精”發展之路。
推進稻米產業向特色化、品牌化邁進,一師阿拉爾市加大稻米加工企業培育力度,助力阿拉爾市金色沙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打造稻米研發、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生產的“羊脂籽米”2021年獲第二屆國際米食味品鑒大會中國區總決賽綜合組金獎,阿拉爾市也在決賽中被列為全國十大優質大米產區。
二團水稻加工如火如荼,六團七彩旱稻收割工作全面展開。在六團十連的一片土地上,收割機來回穿梭,將一粒粒稻谷收入倉中。
“今年我們在干旱的戈壁灘上種植了229畝七彩旱稻,單產在200公斤左右,品質很好,產量達到預期目標。”域坤果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朱桂祥介紹說,這片土地因鹽堿含量高,開墾價值不大。今年年初,在六團黨委、援疆干部的幫助下,域坤果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在這片荒地上建設七彩旱稻示范基地,取得階段性成果。
剝開稻殼,稻米呈現出紫、紅、黑、綠等多種顏色,十分美麗。朱桂祥表示,七彩旱稻種植獲得成功,經濟生態效益可觀,明年將穩步擴大種植面積,努力提升糧食附加值,實現價值最大化。
責任編輯:張藝馨 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