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推薦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
開欄的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不辭辛勞、不避寒暑,深入基層一線體察民情、傾聽民意,在祖國大地留下堅實的足跡,在億萬人民心中留下溫暖美好的記憶。即日起,新華社開設“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欄目,連續播發31篇重點報道。新華社記者沿著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地方考察調研的足跡進行采訪,再現鮮活場景,重溫暖心話語,展現總書記引領新時代的戰略擘畫和親民愛民的赤子情懷,反映各地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的生動實踐和顯著成效。
情滿天山處處春——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新疆篇
在新疆吉木薩爾縣白泉村刺繡專業合作社,繡娘在制作哈薩克族刺繡(2021年1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新疆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新疆考察,兩次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
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新疆牢牢扭住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工作總目標,謀長遠之策、行固本之舉,努力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點擊閱讀全文)
三江源頭的新時代交響——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青海篇
這是2019年6月21日拍攝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昂賽大峽谷風光。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六月的青海處處動人:昆侖山莽莽蒼翠,三江水滾滾澄碧,神秘的可可西里藏羚羊成群遷徙,柴達木盆地鉀肥專列馳援“三夏”大地……青海72萬多平方公里廣闊土地上,涌動著喜悅和希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到青海考察,為青海發展擘畫藍圖、指明方向。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青海各族兒女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在推進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成就,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青海篇章。(點擊閱讀全文)
努力開創首都發展更加美好的明天——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北京篇
市民在北京前門大街拍照留念(2020年4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彭子洋 攝
“建設和管理好首都,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心系首都建設和發展,多次考察北京,以全新的戰略定位為首都發展謀篇布局。在習近平總書記指引下,北京城市發展深刻轉型,京津冀協同發展成效顯著,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點擊閱讀全文)
情潤塞上滿目新——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寧夏篇
這是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弘德村(無人機照片,6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赴寧夏考察,擘畫“建設美麗新寧夏,共圓偉大中國夢”的藍圖,賦予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重大使命。(點擊閱讀全文)
通江達海向未來——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上海篇
中共一大會址(2021年6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浦江潮涌,東方風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五次到上海考察,為上海改革發展把舵領航。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上海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先行先試、改革創新,在創造新時代發展新奇跡的征程上破浪前行。(點擊閱讀全文)
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甘肅篇
這是6月11日拍攝的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黃花灘富民新村村貌(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智敏 攝
“綿延的黃土高原,廣袤的草原,茫茫的戈壁,潔白的冰川,構成了一幅雄渾壯麗的畫面,整個地理形勢宛如一柄玉如意。”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贊嘆隴原大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赴甘肅考察,多次對甘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從黨和國家戰略全局的高度,為甘肅發展明確定位、擘畫藍圖、指明方向。
2500萬隴原兒女牢記囑托,負重自強,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奮發進取,描繪新時代如意隴原的嶄新圖景。(點擊閱讀全文)
高質量發展動能澎湃——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陜西篇
這是2019年8月29日拍攝的被綠色環繞的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山(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赴陜西考察,為陜西擘畫發展藍圖。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三秦兒女凝心聚力、團結奮進,弘揚光榮革命傳統,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點擊閱讀全文)
奮力譜寫雪域高原新篇章——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西藏篇
林芝市雅尼國家濕地公園(無人機照片,2021年10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對西藏改革發展穩定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西藏,看望慰問西藏各族干部群眾,為西藏工作指明前進方向。
西藏360多萬各族兒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團結一心,砥礪前進,努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點擊閱讀全文)
彩云之南描繪新畫卷——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云南篇
空中俯瞰雨后的昆明市區(無人機照片,5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云南,指引云南在建設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上不斷取得新進展。牢記總書記囑托,云南各族兒女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奮力闖出一條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之路。(點擊閱讀全文)
開創多彩貴州的美好未來——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貴州篇
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村景色(2020年2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深入貴州考察調研,指引貴州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牢記總書記的囑托,貴州人民昂首闊步新征程,守護綠水青山,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不斷開創百姓富、生態美多彩貴州的美好未來。(點擊閱讀全文)
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四川篇
這是4月21日拍攝的四川省昭覺縣三岔河鎮三河村發展的富民肉牛養殖場。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3次到四川考察,為四川發展把脈定向。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四川以“繡花”功夫決勝脫貧攻堅,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點擊閱讀全文)
巴山渝水奏響奮進曲——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重慶篇
這是從重慶南岸區南山上拍攝的重慶城市風光(4月13日攝,無人機拼接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到重慶考察,對重慶改革發展作出重要指示。在總書記指引下,重慶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以嶄新風貌昂揚奮進現代化新征程。(點擊閱讀全文)
6月15日,集裝箱貨輪在海南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裝卸貨物(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到海南考察,指引海南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更大的力度謀劃和推進改革開放。牢記總書記囑托,瓊州兒女真抓實干,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點擊閱讀全文)
在廣西北海市合浦縣漢代文化博物館,游客在參觀展出的西漢銅馬(2018年10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赴廣西考察,多次就廣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指明方向。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廣西各族干部群眾凝心聚力,八桂大地唱響新時代激越奮進之歌。(點擊閱讀全文)
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廣東篇
這是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2021年9月8日攝,無人機全景照片)。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深圳蓮花山,習近平總書記十年前親手種下的高山榕樹,根深葉茂,枝繁如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到廣東考察,指引廣東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牢記總書記囑托,廣東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勇立潮頭、開拓進取,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點擊閱讀全文)
百舸爭流競湖湘——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湖南篇
2020年5月15日,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扶貧隊長麻輝煌(左)與返鄉大學生施林嬌(中)一起直播推銷土特產。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湖南這片英雄輩出的紅色熱土,一直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三次到湖南考察調研,從黨和國家戰略全局高度對湖南發展錨定新坐標、明確新定位、賦予新使命。
百舸爭流競湖湘。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南的火熱場景,在三湘四水躍動,新業績在不斷創造、新局面在不斷打開。(點擊閱讀全文)
極目楚天千帆競——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湖北篇
武漢江景(2021年6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湖北考察,對湖北各項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為湖北改革發展指明方向。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湖北向著經濟更好、結構更優、質量更高、后勁更足、實力更強穩健前行,荊山楚水充盈著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點擊閱讀全文)
中原奮進正揚帆——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河南篇
農戶在河南南陽一處高標準農田內查看小麥長勢(5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芒種忙,麥上場。6月里,中原大地遍野金黃,處處洋溢著麥收的喜悅。一株株飽滿的麥穗,一張張糧農的笑臉,昭示今年河南夏糧豐收在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赴河南考察調研,就糧食生產、黃河治理、中部崛起、干部作風等提出要求,為河南發展指明方向。牢記總書記囑托,河南埋頭苦干、闖關探路,努力在中部地區加快崛起、奮勇爭先,譜寫新時代中原大地更加絢麗的篇章。(點擊閱讀全文)
齊魯大地萬象新——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山東篇
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3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李紫恒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到山東考察調研,對山東寄予殷切期望,“努力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牢記總書記囑托,山東以昂揚的姿態努力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點擊閱讀全文)
紅土地上的新崛起——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江西篇
江西省井岡山市神山村景色(2021年2月19日攝)。 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
紅色,是無數先烈用鮮血染就的江西革命老區底色。這片紅色的土地,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的牽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赴江西考察,把脈定向,指引江西在加快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上作示范、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上勇爭先。(點擊閱讀全文)
在山海間奏起壯麗新交響——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福建篇
這是武夷山國家公園九曲溪兩岸景觀(6月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到福建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落實總書記擘畫的發展藍圖,福建人民接續奮斗,在山海之間奏起壯麗新交響。(點擊閱讀全文)
潮涌江淮風帆勁——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安徽篇
3月3日,在中國寶武馬鋼一車輪生產車間,成品車輪在吊裝準備發貨。新華社發
巍巍大別山,紅色精神傳承不息;滔滔江淮水,激蕩強勁發展脈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深入安徽考察,強調新發展理念,擘畫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重大戰略,江淮大地留下了他跋山涉水訪貧問苦、謀“國之大者”的足跡。安徽牢記總書記囑托,奮力譜寫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篇章。(點擊閱讀全文)
錢江潮涌逐浪高——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浙江篇
空中俯瞰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2020年7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錢江潮涌,奔騰入海;之江大地,欣欣向榮。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來到浙江。“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指示,為浙江發展指明前進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強大動力。牢記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浙江奮力拼搏,闖關探路、勇往直前。(點擊閱讀全文)
奮楫爭先開新局——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江蘇篇
這是5月9日拍攝的江蘇徐工集團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的產品調試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赴江蘇考察,擘畫“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宏偉藍圖,賦予“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范,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重大使命。
江蘇始終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以創新舉措貫徹新發展理念,爭做經濟“壓艙石”、改革“探路者”、開放“新窗口”、發展“新標桿”,砥礪初心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點擊閱讀全文)
奮力書寫黑土地高質量發展新答卷——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黑龍江篇
這是5月18日拍攝的北大荒集團七星農場有限公司的稻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這里有中國糧倉,這里有大國重器,這里有莽莽林海……這里是中國“北大門”黑龍江。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深入龍江大地考察調研,為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擘畫藍圖。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黑龍江奮力奔跑,攻堅克難,抓機遇、迎挑戰,塑造龍江新優勢、展現龍江新形象。(點擊閱讀全文)
2021年7月29日拍攝的吉林省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范區。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巍巍長白山,浩浩松江水。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赴吉林考察,就糧食安全、生態保護、制造業發展等作出重要指示,為這片黑土地發展把脈定向。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引下,吉林在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新路上,奮力實現新突破。(點擊閱讀全文)
譜寫全面振興新篇章——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遼寧篇
遼陽石化廠區(2021年9月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到遼寧考察、兩次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遼寧代表團審議,為遼寧振興發展把脈定向,擘畫未來。
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遼寧滾石上山、爬坡過坎,譜寫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新篇章。(點擊閱讀全文)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內蒙古篇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射在內蒙古自治區最東端的大興安嶺,最西端的額濟納胡楊林還在沉睡。邊境線綿延4200多公里的內蒙古自治區,守望著祖國北疆,猶如昂首奔騰的駿馬。
內蒙古錫林浩特市寶力根蘇木上的羊群在覓食(2017年9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對于這片美麗遼闊的土地,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深情牽掛。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先后兩次深入內蒙古考察調研,連續五年參加全國人大內蒙古代表團審議,為內蒙古的發展擘畫藍圖、明確路徑。內蒙古各族干部群眾落實總書記囑托,開拓進取、奮發有為,各項事業蒸蒸日上。(點擊閱讀全文)
風暖三晉處處新——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山西篇
3月31日,在中國寶武太鋼不銹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廖席展示用手撕開超薄精密不銹帶鋼。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到山西考察調研,對山西發展作出戰略擘畫,對山西轉型升級寄予殷切期望,引領山西走上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點擊閱讀全文)
渤海灣畔新潮涌——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天津篇
這是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2021年10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5月,在津沽大地的記憶中總是最溫暖的。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考察天津就是在這個生機勃發的時節。
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先行先試重大改革措施、弘揚民族精神培養愛國情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四次來津,擘畫國家戰略,指導改革發展,賦予這片熱土無限的力量。(點擊閱讀全文)
奮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河北篇
河北省阜平縣駱駝灣村景色(2021年7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9次赴河北考察,作出一系列重要講話,為河北打贏脫貧攻堅戰,接力鄉村振興,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黨的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河北以“趕考”姿態,推進“老區”煥新顏、“新區”顯雛形,奮力書寫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新答卷。(點擊閱讀全文)
責任編輯:劉芳 張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