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
臺州援疆教師鄭蕾:做引領孩子前行的“掌燈人”
鄭蕾(左三)與一師十二團中學的學生合影留念(資料圖片)。鄭蕾 提供
“我時常和班主任進行溝通,囑咐她們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要多多關注學生的情緒問題和其他生活問題。”10月14日,浙江臺州援疆教師、一師九團中學副校長鄭蕾說。
鄭蕾此次是“二度援疆”。2020年2月,她首次援疆,在一師十二團中學擔任小學語文教研組組長一職。2021年8月,她重返一師阿拉爾市,擔任一師九團中學副校長一職,再續援疆情。
很多人問鄭蕾:“再次去援疆為了什么?”鄭蕾總是笑著回答:“心里一直牽掛著邊疆的孩子們,總感覺時間短暫,很多工作沒有做完,想繼續留下來,把各項工作做好、做扎實,讓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辦學經驗在受援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在鄭蕾的“牽線搭橋”下,九團中學與臺州市白云中學、玉環市龍溪中心小學等學校共同實施了浙阿“百校十萬石榴籽”青少年融情工程,通過研學交流、同上一堂課、同誦一首詩、同唱一首歌等活動,促進了兩地教師學生廣泛交往、全面交流。
“通過參與這些活動,我認識了很多浙江的小朋友,也感受到了外面世界的廣闊和精彩。我要好好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回報關心我們的人。”九團中學三年級學生阿布都瓦熱斯·阿布力孜說。
兩次援疆,鄭蕾和受援學校的師生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她積極參加“天山公益行動”,不僅自己資助困難學生,還四處為受援學校困難學生籌集助學金,為孩子們在求學路上撐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我希望以自己有限的能力,給孩子們帶來無限的可能,做他們成長和前行路上的‘掌燈人’,讓他們看得更遠、走得更遠,成長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鄭蕾說。
如今,很多學生都一直和鄭蕾保持聯絡,有學習上的進步和心里的小秘密都會分享給鄭蕾。鄭蕾就像朋友一般,聽他們傾訴,鼓勵他們變得更優秀。
鄭蕾寄語: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陽光遍灑天山南北,教育事業日新月異,實現了從“有學上”向“上好學”的邁進。在我開展援疆工作的一師阿拉爾市,校舍非常漂亮,校園環境也十分優美。
隨著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希望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眾,邊疆教師隊伍得到更多關心關懷。
責任編輯:劉芳 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