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
援疆風景線丨金華新村的金線蓮開始采收啦
伸出手,輕輕一摘,一株株葉脈金黃的金線蓮就從栽培架上到了手里。11月2日, 溫宿縣溫宿鎮金華新村婺景生態園金線蓮中試基地內,種植戶楊衛杰正小心翼翼地將金線蓮放入采摘盒中。
金華新村婺景生態園金線蓮中試基地內,種植戶在采收金線蓮。金曉攝
金線蓮是珍稀中草藥,素有“藥王”“金草”等美稱,有清熱涼血的功效,不僅藥用價值高,而且是名貴的室內觀葉、觀花植物。
從未有過金線蓮種植經驗的楊衛杰,是第一次種植金線蓮。他說,在金華援疆農業科技專家的全程精心指導下,他對金線蓮育苗、栽培、溫度、濕度管控等方面的技術已基本掌握。今年,金線蓮長勢較好,產量也較高。
“這可是我們增收的新法寶。”楊衛杰笑呵呵地說,“占地約3畝的金華新村婺景生態園金線蓮中試基地,共計種植金線蓮60萬株。”
浙江省金華市農科院農業專家、援疆人才吳梅介紹,金華新村婺景生態園金線蓮中試基地種植的60萬株金線蓮,是從金華市農業科學院引種的7個品種中選育出來的“金康1號”。目前,“金康1號”金線蓮分別在溫宿縣金華新村、溫宿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溫宿縣依希來木其鄉三個地方,進行了不同栽培模式的中試示范種植。
“金華新村婺景生態園金線蓮中試基地試種的金線蓮,每畝產量能達到210公斤。溫宿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依希來木其鄉種植基地的金線蓮,每畝差不多可采收200公斤。”吳梅說。
采收的金線蓮。金曉攝
金線蓮采摘后,清洗、烘干環節也很重要。為讓當地群眾更多地掌握金線蓮種植技術,適應產業發展需要,金華市對口支援溫宿縣指揮部通過多種形式,對當地群眾進行培訓,目前已有200多人掌握了金線蓮種、養、洗等技術。
“有了今年成功的經驗,明年我就可以擴大金線蓮的種植面積了。”楊衛杰說。
吳梅介紹,溫宿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依希來木其鄉金線蓮種植基地的金線蓮將于12月份采收。采收后的金線蓮,將運往金華市。由簽訂購銷協作合同的企業,對金線蓮進行等級分類后,再精加工成金線蓮超微粉、金線蓮含片、金線蓮速溶粉、金線蓮糕點等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責任編輯:劉芳 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