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
湖南省援疆醫療隊張麗娜:將關口前移 使救治快速高效
“與這里的醫生一起并肩戰疫,我們感到信心十足。”11月1日,湖南省援疆醫療隊(第三批)醫療救治組組長張麗娜說。
半個多月來,她在新疆醫科大學第八附屬醫院里和烏魯木齊的本地醫生一起,采取“關口前移”診療策略:不僅對主管病區內的患者進行救治,還對負責會診病區的患者進行預警篩查,對于可能發展為重型的患者進行床旁指導。
“不能等患者發展到重癥。”張麗娜說,她曾多次馳援戰疫,憑借臨床經驗,面對存在新冠重癥高危因素的患者一定要早預警早介入。
在院區里,她帶領醫療團隊建立了快速反應團隊,團隊由2名醫療組、護理部、呼吸治療等醫學骨干組成,每天進入他們負責的會診病區開展巡診,對合并高危因素的患者和重癥傾向患者給予相應治療建議和指導,并進行跟蹤隨訪。
張麗娜。圖由本人提供
在巡診篩查過程中,今年76歲的張芳患有高血壓、類風濕關節炎等基礎疾病,平躺在病床上時,她的脈氧飽和度監測只有88%。
“想盡一切辦法讓老人趴著睡覺。”張麗娜說,由于患者體型偏胖,趴著睡感覺壓著肚子,老人很不配合,尋找各種理由回到仰臥姿勢。
為了讓老人明白趴著睡的用意,張麗娜耐心和老人及其家屬講解俯臥位對呼吸改善的作用,同時將脈氧飽和度檢測儀挪到張芳眼前,讓張芳盯著檢測儀上的數值看。
從仰臥到俯臥,趴了一段時間,張芳發現自己的監測數值明顯提高了,便也開始接受醫生的建議,躺下時主動保持趴著的姿勢。一天以后,張芳的脈氧飽和度就穩定到95%以上,呼吸順暢了,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好了起來。
湖南省援疆醫療隊(第三批)與烏魯木齊市醫護團隊密切合作,還建立了一個新的管理模式,把部分患者收治在相對集中區域,由更有經驗的醫護團隊照護,病區內實現與ICU的無縫銜接,做到早期篩查、提前預警、快速反應。
張麗娜介紹,她總是千方百計幫助患者熬過這一疾病打擊,保障病情向好的方向發展。她說,不少患者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種基礎病,高齡患者居多,對他們的營養支持非常重要。“有時,病人就像個孩子,有時需要嚴厲,有時需要表揚,有時還需要哄。”張麗娜說,她查房時,發現患者劉玉因咽喉疼痛、食欲減退,連續幾天,她都觀察到劉玉只吃了幾口就將飯盒放在一邊。她勸解劉玉,身體在這個時候最需要營養的支持,要多吃飯,免疫力才能提高,盡快康復,她增加口味較好的營養液,以此加強劉玉的營養治療。
結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指南以及醫院收治情況特點,張麗娜制定了病區內的診療方案和流程,并對醫護人員進行多次培訓,保證同質化管理,使來自不同科室的醫生都能快速、高效地掌握新冠肺炎救治要點,縮短全體醫護人員對流程學習和掌握的時間。
“實現關口前移,救治工作更合理、快速、高效。”張麗娜說,他們此行任務目標明確,就是要提高救治率,相信通過不懈努力,定能共克時艱。
責任編輯:劉芳 李媛媛